生活总是充满许多让我们想大骂脏话的事,适时的抱怨,是宣泄压力的一种管道,但其实抱怨也是有技巧的,因为向他人倾诉负面情绪,本身就不是件美好的事,对方没有义务要一直听你碎念,因此,不想造成他人困扰,必须谨记这5大「吐苦水原则」,才能达到抱怨效果又不招人怨!
1. 选对时机很重要
首先,对方不是你的心灵导师,没有义务要365天听你抱怨,即便是适合抱怨的好友,也要选对时机,别一气之下就打电话向对方抱怨,还一讲就是1个小时,好像别人都没有自己的生活一样。记住,每个人都有事情要处理,就算很闲也不代表要听你抱怨,
吐苦水前,先问问对方有没有空,能否听你讲些不愉快的事,若在忙就不要打扰,这是最最基本的礼貌。
2. 给对方喘息空间
假如对方有空听你抱怨,除了心存感激,还是要适时给对方喘息空间,千万别连珠炮似的狂轰,抱怨这种行为会带来负面情绪,一下子给对方积压太多负能量,恐会把人也搞得不开心;况且,想解决问题,听取友人的建议很重要,但你不停说,对方根本插不上话,也无暇分析局势,只能被动的一直听你抱怨。
3. 拿捏抱怨的长短
结合上述两点,除了倾诉时机及适时停顿,抱怨的时间长短也很重要,毕竟听别人吐苦水不像听美妙的音乐会,久了或多或少都会感到烦,容易有种「你说够了没」的感觉。建议在抱怨前,先想想怎么讲对方比较能够理解,省略冗长的铺陈,简明扼要的直接切入重点,他人会比较愿意听你说。
再重申一次,别人并不是没有自己的事要做,你滔滔不绝的讲个不停,抱怨一件小事也花了2、3个小时,以后再向朋友倾诉时,对方可能会担心你又要讲很久,而拒绝聆听。
4. 别强迫对方认同
人之所以抱怨,必定是发生了什么难以咽下的事,觉得不吐不快,向朋友抱怨的目的,一方面是为了宣泄不满的情绪,另一方面则是希望寻求认同,期盼对方与你产生共鸣,从中获得慰藉。但凡事总有一体两面,向他人抱怨时,对方可能给你不同意见的反馈,即便如此,你也不该认为朋友不挺你,甚至要强迫对方认同你的观点,好像不这样做你就会更生气。
希望倾诉对象能设身处地为自己着想,这是人之常情,但有时对方其实是站在客观的角度看事情,发表的意见也会比较中立,与其怪罪,倒不如听取对方的建议,回头想想自己是不是哪里有错
5. 控制自己的情绪
最后一个技巧是「控制自己的情绪」,抱怨过程中,难免会有些激动,毕竟讲述一件令自己不悦的事,或多或少都会掺杂个人情绪,但要记住,别把这种情绪转嫁到他人身上,对方的倾听,是为了使你内心舒坦一点,并没有义务全盘接受你的怒气。